新闻中心

  • Home
  • 2025年2月持续低温之谜:全球变暖下为何寒潮频发?

2025年2月持续低温之谜:全球变暖下为何寒潮频发?

2025-03-29 20:39:25 20


近日,我国多地遭遇持续低温雨雪天气,即便已过立春,北方多地气温仍徘徊在-10℃以下,南方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罕见冻雨。网友纷纷调侃:“数九寒天已到‘八九’,为何还不见春意?”



一、拉尼娜发威:冷冬的“幕后推手”

当前低温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。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气候现象,通常会导致东亚地区冷空气活动增强。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,2024-2025年冬季为“双拉尼娜年”(连续两年出现拉尼娜),其强度虽为中等,但仍显著影响我国气候。
数据显示,2025年1月以来,北极涡旋减弱并分裂南下,导致冷空气频繁入侵。例如,2月中旬的寒潮使华北、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-4℃,局部达6℃以上 。拉尼娜叠加北极放大效应(北极升温速度为全球2-3倍),进一步扰乱西风带,使冷空气突破“防线”南下

二、气候系统“蝴蝶效应”:大西洋洋流危机

更值得警惕的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(AMOC)的异常。AMOC作为全球热量输送的“心脏”,近年因北极冰盖融化导致海水盐度下降,环流速度减缓。科学家预测,AMOC可能在2025-2095年间崩溃,这将引发北大西洋地区极寒天气,甚至导致欧洲冬季气温骤降10-15℃
尽管AMOC崩溃尚未发生,但其减弱已间接影响我国气候。2025年2月,青藏高原积雪偏多,反射太阳辐射导致东亚大槽加深,冷空气路径更易直驱南下 。



三、全球变暖的“悖论”:极端冷事件反而增多

“不是说全球变暖吗?为何冬天更冷?”这一疑问背后实为气候系统的复杂反馈。全球变暖并非均匀升温,而是加剧气候波动性:

2025年2月持续低温之谜:全球变暖下为何寒潮频发?

  1. 北极放大效应:北极升温速度是其他地区的2-3倍,削弱极地涡旋稳定性,冷空气更易南下
  2. 海洋与大气交互: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.13℃,但变暖导致水循环加速,极端降水与寒潮交替出现。
  3. “暖冬”≠无寒潮: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,2024-2025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.5℃,但阶段性低温强度大、持续时间长,公众体感更冷。


四、传统节气“失灵”?气候异常成新常态

按“数九”习俗,2025年2月4日已进入“六九”,本应“沿河看柳”,但实际天气与节气显著偏离。气象学家指出,气候变暖背景下,传统节气对天气的指示意义减弱。例如:

  • 倒春寒频发:立春后冰雪融化吸热、冷空气残余势力活跃,导致体感温度更低
  • 极端天气常态化:2024年全球因气候灾害死亡8700人,经济损失超4万亿元,热浪、寒潮等“两极分化”天气成为新常态。


五、未来预警: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危机?

面对气候系统的不可逆变化,专家呼吁多维度应对:

JBO竞博·体育
  1. 减排行动:减少化石能源使用,推广可再生能源,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
  2. 灾害防御:完善极端天气预警系统,加强电网、农业等关键领域抗灾能力。
  3. 公众适应:采用“三层穿衣法”(透气内层+保暖中层+防风外层)、注重头部与足部保暖等科学御寒方法。


2025年初的持续低温,既是自然气候波动的结果,也是全球变暖敲响的警钟。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所言:“人类对自然的战争是一场自杀。”唯有正视气候危机,加速绿色转型,方能在未来与地球达成新的平衡。

参考资料:国家气候中心、Nature期刊、世界气象组织报告(文中引用标注对应搜索结果编号)。

(本文综合自气象监测数据及公开研究成果,部分专家观点为匿名引用。)


互动话题:你所在的城市今天多少度?应对寒冬有何妙招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

发表评论